建构区得自由气氛和充足的材料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小班幼儿认知依靠行动,而想象力也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建构区的教育功能,教师需要活动中和活动前后根据小班幼儿具体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等,做出各种相应有效的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在游戏种健康快乐的成长
建构区活动的基本特点
1. 建构区中有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幼儿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会在建构区中表现出不同的游戏水平。小班幼儿一开始往往是对单一结构材料的摆弄,对材料进行各方面的认识,然后是对多个结构材料的堆放、摆列,最后才能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在建构区游戏中能较好的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水平,增强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功能的认识水平、空间认知水平。
1、能与同伴交流、沟通,通过讨论进行分工安排,学习协商解决在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正确认知建构材料的大小、形状、材质等特性,并能进行分类、比较。
3、能认识平面设计图,并能按照图纸进行搭建。
4、能熟练地搬运各种重量不同的积木,并在搭建过程中使建筑物保持平稳。
发展目标:
学会简单的堆叠、平铺、围封。
能了解各种拼插玩具的名称。
能初步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
尝试小型拼插玩具,掌握初步的插法。
设置儿童活动场所的建筑,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要求,其中:
三级耐火等级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注:依《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规定,幼儿园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层数、平面布置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为单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能与同伴交流、沟通,通过讨论进行分工安排,学习协商解决在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正确认知建构材料的大小、形状、材质等特性,并能进行分类、比较。
3、能认识平面设计图,并能按照图纸进行搭建。
4、能熟练地搬运各种重量不同的积木,并在搭建过程中使建筑物保持平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活动区平面设计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