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是通过人工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元素构建出我们所需所想的景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园林景观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现如今,快节奏的城市工作、生活会让我们感到枯燥,而窗外的园林绿化能够让我们放松身心,心旷神怡,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生活。
园林绿化生态系统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影响着我们的点点滴滴。
所以说,中国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步,创造出一个生意盎然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境界,称为“生境”。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又说:“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掇石莫知山假”就是要创造一个洋溢着自然美的园林“生境”。
苏州 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诗),梧竹幽居亭的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都点出了拙政园所创造的自然美境界。
第二步,把自然和生活中的美的素材,再通过艺术加工,进一步上升到“人工美”和“艺术美”的境界,称为“画境”。
中国园林设计思想:
一、自然观——“系统化、人情化自然”的设计思想
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系统化的自然环境,二是人情化的自然环境。
二、儒家哲学思想——“建立秩序”的设计思想
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体现了儒家的哲学准则,即系具有严格空间秩序。
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对园林景观却有特殊的要求。园林设计还寓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因此,儒家思想为园林设计建造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
三、禅宗哲学思想——“有声更觉静”的设计思想
禅宗思想,遵守佛教中“空”的理念,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完全平静安祥的精神境界,只因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虚幻的,在这种境界下。人的行为方式将变得单纯和简单。
为解决现实与信仰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或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抵达生活的真谛。古典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冥思的场所。而古典园林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也恰好表达了佛教的虚空和静寂,给园林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因此在这样的古典园林设计中,要求达到既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又有助于接近“空”的境界。既求得了精神的解放,又达到了归依佛教之目的。
四、道家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思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